大甲中军守备,亦称大甲守备,是清代时期台湾地区的一个军事单位。该守备成立于雍正十一年,隶属于台湾镇总兵下的中、左、右三营之一。
历史沿革
大甲中军守备最初属于协镇台湾北路营,该营由副将担任主官,驻扎在彰化县城。大甲所在的右营由右营游击领导,驻地为淡水厅城(现今的新竹市)。到了爱新觉罗·颙琰十一年,设立竹堑营守备。爱新觉罗·旻宁十年,随着大甲城的建成,守备迁至大甲,并更名为大甲中军守备。首任守备为陈福龙,同时设立了大甲汛,配备了一名守备、一名千总、一名把总以及一名外委,士兵人数为两百人。
历任守备
自成立以来,大甲中军守备经历了多次人员更替,历任守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人物:关桂、张朝森、岑廷高、何必捷、汤得升、刘绍春、曾廷亮、邹若升、洪金元、倪捷升、詹国泰、杨建中、戴捷春、曾捷步、陈兆麟、龚朝俊、郭得高、余大勋、李忠元、林谦、叶定国、林字贵、马嵩魁、张得升、冯庆章、谢荣彰、林金安、陈冠品、范金声、蓝季馨、林上高、吴瑞琼、汤昭明、区则超、张荣贵、钟水清、冯瑞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