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logo, blue P on white background PConline 网站地图
3G 4:40
冷龙岭
编辑:浩

冷龙岭,位于甘肃省武威市西南部与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东北部交界处。主峰岗什卡峰海拔5254.5米,是祁连山脉东段最高峰。冷龙岭西北一东南走向,西起青海省境内海拔4353米的景阳岭,东止甘肃省境内海拔4303米的得泉山,东西长约225千米,南北宽30~50千米。地理坐标为北纬37.4°~37.8°,东经101.3°~102.3°。

因亘古的冰川融水,冷龙岭的南坡形成了阶梯状分布的多处海子、高山瀑布和时潜时明的河流。为了开发旅游业,2009年,由副县长马生虎带队,县旅游局、县志办、西滩乡政府有关人员组成考察队,到冷龙岭进行了探秘之旅。1972年至2012年间,冷龙岭冰川面积退缩34.4%,预计21世纪中期将消亡80%以上。2019年9月27日至10月12日,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秦翔团队在祁连山东段冷龙岭地区进行冰川科学相关考察。 

2025年10月5日,门源回族自治县发布《关于禁止在祁连山区冷龙岭区域开展探险穿越徒步活动的通告》。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冷龙岭位于青藏高原东北段,北祁连山脉东段。甘肃省武威市西南部与青海门源县东北部交界处。

地形地貌

冷龙岭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雪峰终年银装素裹。东西长约225千米,南北宽30~50千米,山峰海拔多为4000~5000米,最高峰为青海省门源县西端的岗什卡雪峰,海拔5254.5米。

气候

冷龙岭属亚大陆型冰川,夏季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和南中国海季风。

水文

冷龙岭是早古生代形成的走廊南山一冷龙岭复背斜,生成有巨型北西走向的铁、铜、锰、磷矿带,属古河西构造体系的中轴部分。发育有现代冰川244条,冰川面积103.04平方千米,冰川总体积3.299立方千米,有220条冰川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下。冰川末端高度最高海拔4580米,最低点海拔4040米,冷龙岭南坡较缓,发育有冰川103条,冰川融水全部流入大通河,最后注入黄河,属黄河水系;北坡较陡,发育有冰川141条,是河西走廊内陆河的主要水源地,大多数冰川融水注入石羊河,属内流水系。该地区平均年降水量410毫米,70%以上集中在5~8月,降水由东南向西北呈减少趋势,多年平均气温0°C,7月平均气温11.4°C。

生物多样性

植被呈明显的垂直分布带,南北坡差异显著,北坡在海拔2100米以下,属于草原化荒漠类型,海拔2000~2350米属荒漠草原带,海拔2350~2800米为山地草原带,海拔3100~3500米是高山杜鹃带,海拔3500~4000米是高山草甸带,在海拔2600~3050米的阴坡、半阴坡,青海云杉作为主要建群种广泛分布;山地南坡海拔2200~2500米为灌丛草原,海拔2500~3000米为森林带,海拔3000~3500米为山地灌丛,海拔3500~4000米为高山草甸,祁连圆柏斑块状分布。土壤为山地森林灰褐土和山地栗钙土。

发展沿革

因亘古的冰川融水,冷龙岭的南坡形成了阶梯状分布的多处海子、高山瀑布和时潜时明的河流。为了开发旅游业,2009年,由副县长马生虎带队,县旅游局、县志办、西滩乡政府有关人员组成考察队,到冷龙岭进行了探秘之旅。

1972年至2012年间,冷龙岭冰川面积退缩34.4%,预计21世纪中期将消亡80%以上。

2019年9月27日至10月12日,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秦翔团队在祁连山东段冷龙岭地区进行冰川科学相关考察。 

方位布局

冷龙岭西北一东南走向,西起青海省境内海拔4353米的景阳岭,东止甘肃省境内海拔4303米的得泉山。地理坐标为北纬37.4°~37.8°,东经101.3°~102.3°。冷龙岭从西而东12座名山依次为景阳岭、鸾鸟山、平羌山、脑尔敦山、覆袁山、岗什卡山、纱帽山、冷龙山、雪隆红山、黑义沟垭豁、玉柔布垭豁和古古拉掌。

主要景点

老龙湾

由北向南的老龙湾河全长约10公里,宽6-10米,水源来自冷龙岭冰川,流量仅次于老虎沟河。

下海子

下海子位于雪峰下面的草场中,属古冰川湖泊,面积约15000-20000平方米,水深约100—500厘米。

仙米森林公园

仙米森林公园地处祁连的冷龙岭和达坂山两大山系的汇合处,由高山、峡谷、奇峰、悬崖和溶洞构成了复杂的地貌群。它们各擅风光之美,并融雄、奇、险、幽于一体。

相关事件

2025年10月5日,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公安局接到报警,多名徒步爱好者从甘肃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徒步进入青海海北州门源县老虎沟区域后受困。接警后,公安、应急等多部门展开救援。截至10月6日8时,137名受困人员已安全转移,生命体征稳定;1名徒步者因失温和高原反应不幸遇难。据已转运人员反映,10月2日至10月4日,还有其他徒步人员进入该区域,海北州已累计投入搜寻力量300余人、两架次中型无人机从肃南边界和门源边界向冷龙岭区域开展地毯式搜寻。

2025年10月5日,门源回族自治县发布《关于禁止在祁连山区冷龙岭区域开展探险穿越徒步活动的通告》。10月7日12时20分许,随着老虎沟南北双向搜救队伍成功会合,搜救工作圆满完成。通过救援人员拉网式排查,祁连山脉冷龙岭区域再无滞留人员,此次搜救工作累计成功转运被困人员251名,其中男性186人,女性65人。

卡通风格的橙色IP地址图标,带有网络符号

青海徒步者被困事件已致1人遇难 当地发布通告禁止探险、穿越、徒步活动.潮新闻.2025-10-09

冷龙岭 .中国大百科全书.2025-10-09

【金门源•文苑】冷龙岭探秘 | 张文夫.金门源.2025-10-09

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的影响及应对 措施.ciwesenglish.2025-10-09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冷龙岭地区科学考察结束.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冷龙岭地区科学考察结束.2025-10-09

青海徒步者被困事件已致1人遇难,当地发布通告禁止探险、穿越、徒步活动.新黄河.2025-10-09

祁连大山水.金昌林草.2025-10-09

仙米国家级森林公园.青海新闻网.2025-10-09

冷龙岭祁连山东端的优山美地.中国国家地理.2025-10-09

祁连山冷龙岭被困徒步者搜救结束,青海通报:251人被转移,其中男性186人,女性65人.szhgh.2025-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