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朵,又称“烦朵”,是一种传统的道具舞蹈,通常在重要的宗教节日期间表演。主要流传于云南省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和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等地。
舞蹈特点
名称来源
戛朵这一名称来源于一种被神化的动物形象,“朵”具有狮子头、狗嘴、鹿角、长颈和细毛的特点。因此,汉语中也常将此舞称为“马鹿舞”。
表演形式
戛朵舞蹈仍然保持着使用道具的传统。道具是一只长约一丈、颈部长约八尺的“马鹿”。其身体部分由竹篦编织而成,直径约为四十五公分的圆形,外部包裹着布料并贴上碎白纸以模拟羽毛。表演时,通常由两人共同扮演这只“马鹿”,一人负责头部和前半身的动作,另一人则控制后半身,包括尾巴的部分。他们通过协调的动作来展现马鹿的形象,如划字、小跳、跌扑和腾转等。这些动作与孔雀舞的节奏相呼应。
流传地区
戛朵舞蹈主要在云南省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和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一带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