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站(Shenzhen Railway Station),是中国罗湖区的一等站,是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圳铁路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火车站是中国铁路的大型口岸车站之一,位于罗湖区南湖街道建设路1003号,建筑面积约9.6万平方米,站台规模4台8线,配套有地铁1、9号线,长途客运、公交、出租、小汽车等交通接驳设施,主要开行广九、京九等方向长途列车和广深方向城际列车。
1911年,深圳站设在深圳墟(今东门老街解放路口 一带),由清政府建造,为广九铁路华段的站点之一;1950年,罗湖火车站从老街迁到了罗湖口岸处;1962年,深圳市与布吉间增设笋岗站,专营货运业务后,深圳火车站改为纯客运站。1983年7月14日,改造深圳火车站的重要工程——深圳新火车站及口岸联检大楼举行了开工典礼,深圳火车站由三等站升为二等站。1988年,深圳站实现了全站的联网售票。1990年6月,深圳市政府和广铁集团共同对深圳车站进行大规模改造,新的火车站占地2.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耗资2.2亿元。1992年1月20日,深圳站由二等站提升为一等站。2005年10月1日,深圳火车站首创全路电话订票成功。2009年6月,为方便旅客出行,启用了广深铁路城际列车快通卡(储值卡)。2009年6月,与银行共同推出了金融IC卡。2009年9月,对深圳火车站相关服务设备设施进行改造,改造工程主要包括对该站一站台隔墙(建设路一侧)、东面行李包裹托运厅、行李包裹领取处等总面积约1620平方米。2010年,深圳站新建两个候车区域,改造站台高度和四站台出站通道。2017年春运期间,深圳站开启刷脸进站乘车服务。截至2022年,深圳站站台规模4台8线,配套有地铁1、9号线,长途客运、公交、出租、小汽车等交通接驳设施,主要开行广九、京九等方向长途列车和广深方向城际列车。
2023年2月,深圳站入选为“第七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
历史沿革
早期
1898年,香港特别行政区与广州市的贸易十分频繁,港英政府与当时的满清政府商议之后达成了协议,兴建一条连接香港九龙到广州的铁路,专营权归英方所有。铁路按地域分成中英两段,分别由中、英政府负责兴建。1906年,九广铁路全长35.4公里的英段开始动工。1910年10月1日,耗资130万英镑的九广铁路(英段)落成通车,从香港红到罗湖区。1907年,九广铁路全长143.2公里的华段开工,由位于广州大沙头站向东南引出,沿珠江东行,经石龙、樟木头镇到达宝安县,也就是今天的深圳市。满清政府邀请国铁集团专家詹天佑为华段建设的总工程师。1911年10月15日,九广铁路(华段)建成通车。
1911年,深圳站设在深圳墟(今东门老街解放路口 一带),由清政府建造,为广九铁路华段的站点之一;车站只有一个站台、两条轨道和一个售票窗口,候车室仅有30多平方米面积和4个凳子。
1950年,罗湖火车站从老街迁到了罗湖口岸处,当时的车站面积300平方米,后来慢慢扩建到1000平方米。新中国成立后的罗湖火车站运量不断增加,经过5次改建和扩建,增加股道,新建旅客大楼。1962年,深圳市与布吉街道间增设笋岗站,专营货运业务后,深圳火车站改为纯客运站。
改造
1983年7月14日,改造深圳火车站的重要工程——深圳新火车站及口岸联检大楼举行了开工典礼。这项工程包括一座新火车站、一栋联检大楼、一座人行天桥等。两年后,罗湖联检大楼投入使用,高10层,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年通过能力可达2800万人次,它的建成更加方便了深港两地人员的往来,也使深圳火车站由三等站升为二等站。
1988年,深圳站实现了全站的联网售票。1998年12月,深圳火车站首创了全路自动售票并通过铁道路技术鉴定。这里卖的只是从深圳市到广州市的,当时整个铁路系统只有深圳站在使用自动售票机,在铁道部主持的新技术研发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在全路主要客运大站使用。
重建
1990年6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和广铁集团共同对深圳车站进行大规模改造,新的火车站占地2.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耗资2.2亿元。设计为东西向站楼,东主楼楼高53米,长210米,中央为跨线候车室。设有4个站台,8条股道。1991年10月12日,深圳新火车站落成,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出席典礼并剪彩,与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同一天落成,新客站具备售票、候车、乘降、行包等各种客运功能,配备了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电脑语音合成广播系统、电子售票系统、自动报警系统等先进的客运服务设施。紧邻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成了联系内地和港澳的中枢纽带。1992年1月20日,深圳站由二等站提升为一等站。2003年,深圳站再次进行整治改造,深圳站合计拆除商业广告牌201块,面积5398平方米,拆除商铺52间,面积3083平方米。
2004年,地铁1号线开通,那时候开始,为了要配合枢纽工程,广深公司投入大笔资金进行改造,主要是把广深线路和长途线路分开。原来没有地下候车室,都是在地面,分开之后候车室调整到了地下,一层开广深铁路,楼上全部是长途,原来二楼长途候车厅只有5000平方米,把预留给别的部门的一块地置换之后,扩大了一倍面积至10000平方米,共有8个候车区,可以同时容纳1万名旅客等候8趟列车。原来的软席、军人候车席、残疾人候车室、母婴候车室,都进行了重新规划配置,所有设备都是崭新的,开辟了广深候车室和售票厅,售票区域的硬件设备、广播系统、电子引导系统、监控系统、空调系统,全部重新进行配置,增加了好几部电动扶梯。
2005年10月1日,深圳火车站首创全路电话订票成功。2005年,深圳火车站启用了广深铁路城际“公交化”动车组客运自动售检系统。2006年5月,深圳火车站在全路客运车站率先使用液晶显示单元、等离子显示屏、像素共享全彩显示等当时处于全路领先地位的客运电子导向揭示系统。2009年6月,为方便旅客出行,启用了广深线城际列车快通卡(储值卡)。2009年6月,与银行共同推出了金融IC卡。
2009年9月,对深圳火车站相关服务设备设施进行改造,改造工程主要包括对该站一站台隔墙(建设路一侧)、东面行李包裹托运厅、行李包裹领取处等总面积约1620平方米。同时,为方便旅客了解乘车信息,深圳火车站东侧外立面将新增一块长20米,高约6米的进站显示屏,用于显示车次、票额、候车区域等乘车信息。为加强火车站与地铁的无缝接驳,深圳火车站地下二层广深售票厅与地铁地下交通层将增加一个宽7米,高约3米的入口,以方便旅客进站乘车。
2010年,深圳站新建两个候车区域,改造站台高度和四站台出站通道。2011年,深圳站以车站优秀共产党员叶迎春的名字命名,建立“迎春花”咨询服务台,提供列车正晚点查询、余票信息查询、重点旅客服务等综合性服务。2015年2月,深圳站开通免费WiFi服务。2017年春运期间,深圳站开启刷脸进站乘车服务。2019年7月10日,深圳站始发首趟长途动车组列车。2022年1月10日,深圳站开出第一趟G字头车次的高速列车。截至2022年,深圳站站台规模4台8线,配套有地铁1、9号线,长途客运、公交、出租、小汽车等交通接驳设施,主要开行广九、京九等方向长途列车和广深方向城际列车。
选址与布局
选址
深圳火车站是国铁集团的大型口岸车站之一,位于罗湖区南湖街道建设路1003号。紧靠罗湖口岸,
是广深铁路的南端起点。
整体布局
深圳站总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候车室面积1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万名旅客候车。深圳站为一座地面铁路车站,共有三层,采用高架候车、东 西进站、地下出站的乘车方式。深圳站为一座地面铁路车站,共有三层,采用高架候车、东西进站、地下出站的乘车方式。车站地下一层包括东西两个出站口、广深铁路城际列车地下售票处和进站候车厅、地下停车场以及地铁站C出口。车站地面一层为站台层、长途列车售票处和检票候车厅。车站地面二层为长途旅客候车厅和办公区域,设有18个检票口、6个普通候车室和2个软席候车室。深圳站地面一层和地下一层均有走廊连接罗湖口岸联检楼。
硬件设施
站房
深圳站建筑外形如开放之窗,其艺术构思一改以往平板、单调的火柴盒式,博采中、西建筑之长;站房东西两侧以虚(玻璃)实(瓷砖)结合、平面浮雕的手法,寓意神州大地展开双臂欢迎远方归来的游子和四方宾朋;车站结构融入了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深圳站设计为东西向站楼,东主楼楼高53米,长210米,中央为跨线候车室。
截至2018年,深圳站有18个检票口、6个普通候车室和2个软席候车室。
站场
股道
1911年,深圳站建立的时候,只有2条股道。2018年春运期间,深圳站在东广场搭建的防寒雨棚面积约3400平方米,全面覆盖了地铁站至火车站长途列车进站口之间的露天通道。另在火车站大楼南面的高架层停车场搭建了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防寒雨棚,可满足2至3趟临时长途旅客列车约6000名旅客同时候乘。
站台
截至2022年,深圳站拥有4台(2个侧式+2个岛式)8线,共6个站台面,途经深圳站的线路有广九铁路、广深铁路和京九铁路,配套有地铁1、9号线。
运营情况
2013年2月6日,深圳站发送15.2万人次,位居广铁集团第二位。
2018年铁路春运,深圳站累计发送旅客311万余人次。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小长假11天里,深圳站发送旅客43万人次,到达旅客35万人次。
2023年2月7日,深圳站到达2.2万人次 。暑运62天累计发送217万人次。
便民服务
●饮水设施
2006年1月,深圳站引进管道直饮水设备,直接输送纯净水至各候车区的28台直饮水机。
● 刷脸进站
2017年春运期间,深圳站开启刷脸进站乘车服务。
● 闪付入闸
2018年5月20日起,深圳站入闸机开通中国银联闪付进站乘车功能。
自助购票
截至2018年2月,深圳站在长途售票厅、广深铁路一层和负层售票厅等三个位置一共设有115台自助售取票机,深圳东站共设有13台售取票机。
交通接驳与配套设施
公交线路
截至2018年6月,深圳站在东、西两侧广场分设火车站和火车站西广场公交总站,共开通35条公交线路。
轨道交通
截至2018年8月,深圳地铁1号线与深圳地铁9号线分别在深圳站的东面和北面设罗湖站和人民南站。其中,深圳地铁1号线罗湖站C出口直通深圳站正门(东门),深圳地铁9号线人民南站A1、A2出口距离深圳站500米以内。
出租汽车
深圳站出租车接送点位于车站东广场联检楼东侧的综合停车场(地下二层)。
特色与价值
深圳正在提升自身在国家铁路网络中的地位,打造国家铁路枢纽城市,形成“东西贯通,南北终到、互联互通”的国家铁路布局。2019年5月,《深圳铁路枢纽总图规划》正式获得了国铁集团、广东省人民政府的正式批复。深圳国铁枢纽范围北至广深铁路樟木头站,南至广深铁路深圳站,东到厦深铁路惠州南站,西到深茂铁路机场站。
深圳站在全国首次采用的旅客乘车光导流系统由微机自动控制器和嵌在二楼长途列车候车区地表的灯光指示箭头组成。每趟长途列车开始检票进站时,从检票口到站台电梯口的相应地面灯光指示箭头便会亮起,旅客只需循着箭头走,再也不用担心走错站台。
2023年2月,深圳站入选为“第七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
发展规划
2019年5月,《深圳铁路枢纽总图规划》正式获得了国铁集团、广东省人民政府的正式批复。深圳国铁枢纽范围北至广深铁路樟木头站,南至广深铁路深圳站,东到厦深铁路惠州南站,西到深茂铁路机场站。
未来15年,深圳市将着力补短板,推动枢纽能级持续提升,构建辐射全国的国家铁路枢纽,构建以深圳站、深圳北站、西丽站、深圳坪山站、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为主枢纽的铁路客运枢纽体系。积极推动深圳都市圈城际线网的规划建设,打造“轨道上的一小时经济圈”。深圳将建立以轨道交通为主体、客运枢纽为核心、其他公交方式为补充的城市公交体系。建成1000公里以上的地铁网络,实现都市核心区与外围城市功能中心45分钟可达。
社会评价
到2015年8月,深圳这座城市才满35年,在靠近口岸的罗湖火车站,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时光,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改变。如今的深圳火车站,紧邻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迎来送往,从单机售票、全路自动售票,到95105105的电话订票,深圳火车站引领了铁路系统的多项创新。(罗湖区发布评)
深圳市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深股份公司则是铁路新技术先行先试的试验田,深圳站率先应用科技的力量,加快车站建设步伐。(中国新闻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