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莹是天融信的党委书记、董事长兼CEO,同时也是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她在网络安全领域研究和实践工作中,专注于安全管理与安全防护体系构建、安全大数据分析、云安全等方面。她曾负责十余项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的相关课题研究工作,所承担的科研和产业化项目涉及下一代互联网安全、国产化、安全大数据、云安全、安全云服务等多个领域。她曾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是一位备受尊敬的网络安全专家。
教育经历
人物经历
担任职务
社会荣誉
社会活动
2023年1月15日,参加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建议优化网络安全预算管理机制,推进北京市网络安全人才培养。
2022年12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以下简称《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正式施行,天融信董事长兼CEO、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李雪莹接受中国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表示,要建立完善的信息保护管理制度、设置相应的组织,部署有力的技术手段。
2022年11月10日,参加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网络安全技术发展和国际合作论坛,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数字化转型使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链接与融合,在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也使得数据安全问题愈发凸显。” 同时在数据安全合规治理中,天融信以“谨守安全红线、全局统筹规划、推进常态建设、树立积极文化”为四个立足点,实践中遵循“符合业务战略目标、动态完善合规基线、全局视角规划、全生命周期保障、三同步推进治理、常态化能力建设、适宜自身特点、以人为本激发热情”八大理念。
2022年9月27日,参加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2数字经济峰会暨新基建创新发展大会。并出席工信部5G应用安全创新示范中心(河南省)启动仪式。
2022年,李雪莹出席“中关村创新合伙人·独角兽企业党建与发展论坛”。
2022年5月31日,参加由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北京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天津市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和光明网共同主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实施五周年座谈会暨《个人信息保护通识》发布会,并围绕“助力网络空间法治化,助力网空安全新未来”作主题发言。
2022年4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李雪莹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强调:落实信息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不仅要关注内容合规的审核、未成年人的保护,还要关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的制度和手段的建设;在服务侧要加强自身的安全防护,在终端侧要加强一些不良信息的检测和封堵。
2022年2月15日,国家网信办、发改委等十三部门联合修订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正式施行,李雪莹表示:修订后的《办法》不仅增加了网络平台运营者,还增加了多项数据安全相关条文,对数据安全的重视程度更高、覆盖对象的范围更广、审查指标更加量化。
近日,中国网络安全产业创新发展联盟(简称“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天融信董事长兼CEO李雪莹博士被聘为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并发表《相融共创 赋能网安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演讲。
2021年9月23日,参加中国网络空间新兴技术安全创新论坛。
2021年7月20日,参加由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主办的“2021中国网络安全年会”并以《着力数据安全治理 护航数字经济发展》为题发表演讲。
2021年4月26日,作为数字中国建设峰会首个网络安全主题的“网络和信息安全论坛”成功召开,天融信董事长兼CEO李雪莹博士出席论坛,并与参会嘉宾共同研讨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技术创新为突破、产业发展为依托的网络安全高质量融合发展新生态。
2021年4月24日,参加“2021融信集团天下合作伙伴大会”,并发表《相融共创 赋能未来》主题演讲。
2020年9月14日,参加“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高峰论坛”
2020年09月11日,2020“黄鹤杯”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峰会,并发表《数字化转型时代的网安人才培养》主题演讲;
2020年8月12日,受邀参加“2020中国网络安全年会”;
2018年7月,受邀参加“2018中国网络与信息安全大会”。
人物观点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发展呈现“四化”趋势,即国产化,行业化,服务化和智能化
国产化—未来网络安全产品和技术的发展将基于国产化的核心技术,国产化是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行业化—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化,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更广,网络安全应针对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数据中心、云服务等新的应用场景提供行业化的解决方案。
服务化—面对安全问题的不确定性,赋能是最好的应对方式。基于赋能的理念,网络安全的交付模式将会发生变化,未来将有更多的交付从产品交付模式转为服务交付模式,即以技术、产品为工具和手段,结合人的服务,以轻资产的方式交付安全能力。
智能化—智能化的本质是把人的智力,尤其是专家的能力植入机器,从而能够面向更大的范围,以更高的效率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网络安全技术和产品将更加智能化,把安全人才、专家知识、专业能力抽取出来植入机器中,人和机器结合的智能化,可以使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
数字经济时代,网络安全产业迎来新机遇
新技术、新场景助力网安行业新发展
新技术促进网络安全能力提升、新技术引发网络安全新需求、新领域为网络安全市场打开新空间。
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离不开网络安全保驾护航,离不开网安人才
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数字化转型又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驱动力,而网络安全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石。同时在此过程中,劳动力是核心生产要素,人是数字化转型的成功要素,数字化转型离不开网络安全保驾护航,离不开网安人才。
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安全领域:构建零信推断+可信推断的双体系安全框架
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基于可信的推断,同时引入在零信推断安全技术的体系,构建零信推断+可信推断的双体系安全框架。
数据安全
构建数据安全防护体系:以保障关键数据为核心,实现对数据全生命周期保护,建设中要贯彻“三个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