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稻城县皮洛遗址 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东距稻城县城约2公里,平均海拔超过3750米,地处金沙江二级支流傍河的三级阶地上。遗址南北长约2000米,东西宽约500米,总面积约100万平方米。
2019年以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专业团队在川西高原展开旧石器时代考古专项调查工作,于2020年5月份调查发现皮洛遗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1年4月底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皮洛遗址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
四川稻城皮洛遗址,发现了不晚于距今13万年的远古人类生活的遗迹,尤其是发现了数量丰富、形态规整、技术成熟的手斧和薄刃斧,是目前在东亚发现的最典型的阿舍利晚期阶段的文化遗存,也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阿舍利技术产品。展示了“砾石石器-手斧组合石片石器”的旧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序列。首次建立了四川省和中国西南地区连贯、具有标志性的旧石器时代特定时段的文化序列,为该区域其他遗址和相关材料树立了对比研究的参照和标尺,填补了该地区乃至青藏高原旧石器时代考古的一项空白。
历史沿革
2021年9月27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四川稻城皮洛遗址重要考古发现成果。
2021年4月底,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皮洛遗址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至11月初第一阶段野外发掘工作圆满结束。
主要成果
考古发掘揭露出中更新世末期至晚更新世连续的地层堆积,从7个文化层中出土石制品6000余件,展示了“砾石石器-手斧组合-石片石器”的旧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序列。
社会意义
该遗址最重大的发现是数量丰富、形态规整、技术成熟的手斧和薄刃斧,是目前在东亚发现的最典型的阿舍利晚期阶段的文化遗存,也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阿舍利技术产品。
这些重大学术成果,可以提高我们的学术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有助于追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远古根系和源远流长的中原地区民族与中华文明的史前根脉。
稻城皮洛遗址揭露出中更新世末至晚更新世以来连续的地层堆积和文化层位,不晚于距今13万年,保留了“砾石石器组合阿舍利技术体系-石片石器体系”的旧石器时代文化发展过程。稻城皮洛遗址的空间位置同样重要,它填补了关键空白区和缺环,对于认识远古人群迁徙和文化传播交流具有特殊价值意义。
所获荣誉
2022年2月,入围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项目名单。
2022年3月31日,四川稻城皮洛遗址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发掘单位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