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荆高速公路铁路(英文名:Xiangyang-Jingmen High-Speed Railway,别名:襄荆高铁)是湖北省襄阳至荆门市的高速铁路,也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的“呼南高速铁路”重要组成部分。襄荆高速公路铁路位于鄂西北地区,线路北起襄阳东站,经宜城市,南至荆门西站,设计时速为350km/h,正线全长116.23公里,总投资188.32亿元。
2022年9月28日下午,呼南高铁襄阳至荆门段正式开工建设。2023年7月16日,襄荆高速铁路全线首座隧道——赵凹子隧道贯通。12月31日,襄荆高速铁路完成箱梁架设。2025年1月13日,襄荆高速铁路线下工程全线贯通。2月19日,襄荆高速铁路首台主变压器完成安装。3月,襄荆高速铁路接触网首条承力索在双河西站至郭楼线路所区间成功架设。4月2日,襄荆高速铁路完成电力专业首件工程评估。4月17日,襄荆高速铁路全线铺轨贯通。5月15日凌晨2时,襄荆高速铁路全线310.4条公里接触网导线架设圆满完成,较计划工期提前28天完成。5月19日,襄荆高速铁路完成双河牵引变电所远动调试阶段。6月7日,襄荆高速铁路接触网全线一次送电成功,供电线路与设备稳定运行。6月14日,襄荆高速铁路完成接触网热滑试验;6月18日,襄荆高速铁路启动联调联试。6月20日,襄荆高速铁路举行开通筹备推进会。8月23日,襄荆高速铁路开展运行试验。9月18日,襄荆高速铁路开展首次试乘体验活动。9月28日,襄荆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襄荆高速公路铁路建设桥梁69座、隧道16座,桥隧占比84.7%。全线共设3座客运站,其中襄阳东站、荆门西站为既有站,宜城站为新建车站。襄荆高速公路铁路开通运营初期,每日将开行跨线动车组列车13对。其中,始发列车3对,分别是襄阳市东至厦门北、襄阳东至杭州西、襄阳东至温州市;管内列车10对,包括汉口至汉口环线列车2对、汉口至襄阳东方向列车8对。襄荆高铁开通后,与荆荆高速铁路、汉宜铁路、汉十高速铁路相衔接,进一步优化区域路网结构和功能,促进湖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历史沿革
建造规划
2016年出台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确立了“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络布局,其呼南高速铁路设计路线覆盖襄阳与荆门市两地。至2021年,该项目推进取得新进展:7月27日相关部门就襄荆高速公路铁路(即新建呼南高铁襄阳至荆门段)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案公开征求意见;同年12月3日,湖北省发改委在发布的《湖北省“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中正式将该线路纳入建设计划。
建造历程
2022年5月,国铁集团与湖北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襄阳市至荆门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铁发改函〔2022〕180号)。该项目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呼南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自襄阳东站引出,向南经宜城市至沪渝蓉沿江高铁荆门西站,新建线路长116.8公里。全线设襄阳东、宜城北、双河西、荆门西站等4座车站。项目总投资188.32亿元,建设工期3.5年。9月28日下午,呼南高铁襄阳至荆门段正式开工建设。
2023年7月16日,襄荆高速铁路全线首座隧道——赵凹子隧道贯通。2024年12月31日,襄荆高速铁路完成箱梁架设。
2025年1月13日,襄荆高速铁路线下工程全线贯通。2月19日,襄荆高速铁路首台主变压器完成安装。3月,襄荆高速铁路接触网首条承力索在双河西站至郭楼线路所区间成功架设。4月2日,襄荆高速铁路完成电力专业首件工程评估。4月9日,襄荆高速铁路襄阳区间进入铺轨阶段。4月13日,襄荆高速铁路完成首条接触网架设,进入电气化施工阶段。4月17日下午6时,施工人员于襄阳市至荆门高速铁路建设现场成功完成最后一对500米长钢轨的铺设工作,将其精准安置于无砟道床之上。至此,襄荆高铁全线铺轨任务圆满收官。4月20日,襄荆高速铁路完成全线电力电缆敷设。4月28日,襄荆高速铁路进入静态验收阶段。5月15日凌晨2时,襄荆高速铁路全线310.4条公里接触网导线架设圆满完成,较计划工期提前28天完成。5月19日,襄荆高速铁路完成双河牵引变电所远动调试阶段。6月7日15时47分,襄荆高速铁路接触网全线一次送电成功,供电线路与设备稳定运行。6月14日,襄荆高速铁路完成接触网热滑试验;6月18日,襄荆高速铁路启动联调联试。6月20日,襄荆高速铁路举行开通筹备推进会。6月28日,襄荆高速铁路进行联调联试;8月23日,襄荆高速铁路开展运行试验。9月18日,襄荆高速铁路开展首次试乘体验活动。9月28日,襄荆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建设与规划
总体特征
襄荆高铁位于鄂西地区,线路北起襄阳市郑万铁路襄阳东站,向南经宜城市至荆门市,与规划沿江高速铁路共设荆门西站。北连郑渝高速铁路,南接拟建的荆荆高速铁路、沿江高铁。正线长度116.23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新建桥梁69座、隧道16座,桥隧占比84.7%。平均站间距39.45km,最大站间距42.170km(双河西-荆门西),最小站间距36.877km(襄阳东-宜城)。襄荆高铁全线有16座隧道,其中2000米以上的长隧道多达6座。全长3.2公里的刘家岗隧道是襄荆高铁全线最长的隧道。
设计参数
线路站点
线路走向
线路起始于襄阳东站西咽喉区段,向南沿郑渝高速铁路走向,途经鹿门寺森林公园西侧及汉江东岸;穿越麻城—安康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4213)后,于宜城水源二级保护区内跨越汉江;继而依次跨越国道G207、省道S306,并于宜城市西北部设置宜城站;出站后继续前行,穿越鲤鱼湖湿地保护区、国道G207以及二连浩特—广州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55);之后跨越焦柳铁路,经化工产业园区西侧沿浩吉铁路东侧延伸;在钟祥市设立钟祥西站,出站后再次跨越浩吉铁路向南延伸;最终抵达荆门市漳河水库东侧的周家坡区域,接入荆门西站北咽喉。
沿线车站
襄荆高速公路铁路建设桥梁69座、隧道16座,桥隧占比84.7%。全线共设3座客运站,其中襄阳东站、荆门西站为既有站,宜城站为新建车站。
设备设施
车辆设施
2025年9月28日,襄荆高铁正式开通运营,首趟列车为G6855次智能复兴号动车组。根据运行计划,襄荆高铁开通运营初期,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最多达26列,均为复兴号动车组。
运行系统
车辆运维
轨道线路
襄荆高速铁路正线中,仅线路起点与既有线衔接段使用有砟轨道,其余区段均铺设CRTS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岔区域则采用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结构。其立折线因需上跨正线,除起点与既有线连接处为有砟轨道外,其余部分同样采用CRTS双块式无砟轨道。此外,武西至襄荆上、下行联络线统一采用CRTS双块式无砟轨道,而到发线则选用有砟轨道形式。
运营情况
运营规划
为优化线路配置,初期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将开行13对列车(直通3对、管内10对)。其中始发列车3对,分别是襄阳东站至厦门北站、襄阳东站至杭州西站、襄阳东站至温州站三个方向;管内开行汉口站至汉口站环线2对,汉口站经襄荆高铁至襄阳东站方向列车8对。
为了满足沿途各站人民的出行需求,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对各方向列车停站进行了优化。襄荆高铁上除襄阳东站、荆门西站每列必办理客运业务外,宜城高铁站也尽量多安排停点,其中直通方向6列安排了5列办理客运业务,管内20列安排13列办理客运业务,确保各站通达性和均衡性。
为了让旅客出行更顺畅,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还设计了“襄荆宜”同站台换乘方案。在荆州站,对部分车次实现同站台无缝换乘,同时为非同站台换乘补充引导标识。开通后,襄阳东站至宜昌东站最快约1小时50分,宜昌东站至襄阳东站最快约1小时51分,旅客换乘无需多跑路。
运营现状
2025年9月28日,G6855次列车从襄阳市东站开出,向着荆门西站方向驶去,标志着襄阳至荆门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9月29日,从荆门西站发出的G6872次动车组列车驶入襄阳东站,由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荆门市文化和旅游局、襄阳车站联合主办的襄荆高铁首个“千人专列旅行团”抵达襄阳。
建设成果
建造难点
襄荆高速铁路穿越岩溶强烈发育地带,地质环境复杂严峻,桩基成孔难度较大。其中,襄阳东站双线特大桥所处区域地质条件尤为复杂,涵盖坚硬岩石、流沙层及串珠状溶洞等多种不良地层。经勘查统计,全桥范围内共发现溶洞1733处,最大溶腔高度达35米;部分单桩穿越串联溶洞数量最多达15个。此外,该区域还存在流沙层与承压含水层等地质隐患,施工期间面临地面塌陷、既有建筑结构沉降等次生地质灾害风险。
施工技术
襄荆高速铁路施工中运用了多台全套管全回转钻机,并引入当时国内最大型号的XG800型旋挖钻机。工程首次在旋挖作业中应用牙轮水钻技术,同时针对复杂地质状况采取了注浆加固、钢护筒跟进等工艺措施,有效克服了不良地质带来的施工挑战。
重点工程
价值意义
襄荆高铁北连郑渝高速铁路、南接沪渝蓉沿江高铁,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呼南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襄荆高铁建成通车后,襄阳市至荆门市的列车最快运行时间只需30分钟左右,对完善中国高速铁路网络布局、服务支撑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襄荆高铁于荆门西站同已通车的荆门至荆州高铁、处于试运行阶段的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实现连接;在襄阳东站则与既有的郑州市至重庆高铁及武汉至西安高铁汉口至十堰段相衔接,构成重要的区域交通纽带,具有显著的路网战略地位。该线路投入运营后,将优化鄂西地区高铁网络布局,有效提升沿线居民出行便捷性,强化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为长江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及中部地区崛起提供有力支撑。
湖北华电襄阳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建兵指出,襄荆高铁的开通构成一项重要的长期利好因素。该铁路的运营将推动新区开发与产业升级,催生显著用电需求增长,从而拓展企业的市场发展空间。此外,交通通勤效率的提升有助于企业吸纳高素质人才,并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活动的开展。
襄荆高速铁路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沿江高速铁路网络,促进沿线资源开发、打造鄂西生态旅游圈,实现“宜荆荆”都市圈与襄阳市都市圈快连快通。
襄阳东站双线特大桥主线桥长约1907米。襄荆高速铁路北起襄阳市,向南经宜城市到荆门市。该线路北连在建的郑渝高速铁路,南接在建的荆荆高速铁路、沿江高铁,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呼南高速铁路”的组成部分。项目全长116.73千米,设计时速350公里,建成后将完善湖北中部综合交通体系、极大地助力江汉平原经济发展。
襄荆高铁建成通车后,乘坐高铁从襄阳至荆门用时只需30分钟左右,旅行时间从目前的1个半小时左右缩短至半小时,贯通起湖北首条高铁大环线,对服务支撑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