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logo, blue P on white background PConline 网站地图
3G 4:40
千年一叹
编辑:浩

《千年一叹》是2002年10月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属于日记体散文,作者余秋雨,记录了作者在2000年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车队跋涉四万公里的经历。

作品简介

《千年一叹》是2002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图书,乃余秋雨先生的力作,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是一本日记。在千年之交的时候,余秋雨先生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队跋涉四万公里,这本书完全记录了四万公里行程中的经历。在书中作者以感伤、厚重而平实,却不失优美的语言,记录了伊斯兰文明、两河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希伯来文明等文明的衰落,并探讨了衰落的根本原因,在对比中又逐渐找到了华夏文明之所以延续的原因。

作品目录

自序

—出发

选择荒凉

雨中的白发

希腊

哀希腊

荷马的迈锡尼

闲散第一

永恒的坐标

全场一片哭声

雅典地震

神殿铭言

畏怯巴特农

我一定复活

伏羲睡了

人类还非常无知

挂过黑帆的大海

埃及

巨大的问号

石筑的《周易风水

元气损耗

牛和斗牛士

中国回送什么

一路枪口

碧血黄沙

他们老泪纵横

封存的法老人

枯萎属于正常

荒原沧海

金字塔下的歌剧

文化以沟通为业

西眺的终点

失落的背影

蚀骨的冷

海已枯而石未烂

以色列巴勒斯坦

所罗门石柱

向谁争夺

年老的你

鲜艳了一万年

每一步都面对孩子

写三遍和平

交缠的圣地

多一点遗忘

寻找底线

碗是什么

我们不哭

约旦

幽默的笑意

山洞盛宴

把伤痕当酒窝

文字外的文明

告别妻子

人生的最后智慧

伊拉克

我的大河

如何下脚

一屋悲怆

奇怪的巴比伦

你们的祖先

中国有茶吗

河畔烤鱼

忽闪的眼睛

过关

且听下回分解

—-伊朗

爱德华·纽盖特马歇尔·D·蒂奇

翻开伊朗史

阔气的近邻

黑袍飘飘

再凿西域

荆天棘地

丝路旅栈

中国人为他打灯

一代霸主

西风夕阳

再闯险境

札黑丹话别

巴基斯坦

黑影幢幢

赤脚密如森林

美的无奈

面对犍陀罗

唐僧法显

远行的人们

阅读大地

国门奇观

“佛主笑了”

恃弱和逞强

印度

人口爆炸

杰出的建筑狂

忧心忡忡

铁铸的觉悟者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遗言

东方专制的童话

洁净的起点

我拒绝说它美丽

菩提树和洞窟

告别阿育王

尼泊尔

车轮前的泥人

本来就是一伙

万仞银亮

总结思考

没有例外的衰落

远征和失序

迷昧与保守

中国牛的眼神

面向自然

—到达

今天我及时赶到

尾声

补记

作品鉴赏

在千年交会之际,这一声叹息,是轻轻地咏哦,还是重重地浩叹?——《千年一叹(中国国家地理全新修订·图文版)》

一本真实而精彩的行旅日记——《千年一叹(中国国家地理全新修订·图文版)》

《千年一叹(中国国家地理全新修订·图文版)》告诉我们,这贴近大地深处的叹息,藏着几千年来人类文明的所有秘密……

“四个月冒险奔波,天天都思念着终点。今天我们到了,回头一看,却对数万公里的尺尺寸寸产生了眷恋。那是人类文明的经络系统,从今以后,那里的全部冷暖疼痛,都会快速地传递到我的心间。”——《千年一叹(中国国家地理全新修订·图文版)》

作者简介

余秋雨,性别男,1946年8月23日出生,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曾任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院长、荣誉院长,国际知名的学者和作家。其文化散文集,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大陆最畅销书籍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台湾、香港等地也有很大影响。现任香港浸会大学人文奠基教授、香港凤凰卫视首席文化顾问、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

千禧之旅

希腊

苏尼翁角海峡\迈锡尼\奥运会遗址\巴特农神庙

埃及

金字塔\红海\尼罗河\太阳神殿\撒哈拉沙漠

巴以

耶路撒冷王国哭墙\戈兰高地\拉宾广场\清真寺

约旦

约旦河\安曼\佩特拉山

伊拉克

底格里斯河,巴比伦河\巴比伦博物馆\古巴比伦城

伊朗

德黑兰\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的陵墓\星期五清真寺\居鲁士陵墓\大流士宫殿札黑丹

巴基斯坦

伊斯兰堡

灵鹫山

新德里\恒河

尼泊尔

中国

原文摘录

昨天的日记还兴高采烈地写到越过恒河时的壮美夜色,但现在提笔时眼前的图像完全变了。昨天因参拜了鹿野苑满心喜悦,现在却怎么也喜悦不起来。原因是,我们终于去了恒河岸边,看到了举世闻名的"恒河晨浴"。 早晨五时发车,到靠近河边的路口停下,步行过去。河边已经非常拥挤,一半是乞丐,而且大量是麻风病乞丐,不知怎么任其流浪在外。 赶快雇过一条船,一一跳上,立即开,算是浮在恒河之上了,但心绪还未舒展。好几条小船已围了上来,全是小贩,赶也赶不开,那就只能让它们寄生在我们船边,不去理会。 从船上看河岸实在吃惊。一路是肮脏破旧的各式房屋,没有一所老房子,也没有一所新房子。全是那些潦潦草草建了四五十年的劣质水泥房,各有大大小小的台阶通向水面。 房子多数是廉价小客店,房客中有的是为来洗澡住一二天,也有为来等死住得较长久的。等死的也要天天洗澡,因此房子和台阶上挤满了各种人。 更多的人连小客店也住不起,特别是来等死的老人们。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哪有这么多钱住店?那就只能横七竖八栖宿在河岸上,身边放着一堆堆破烂的行李。 他们不会离开,因为照这里的习惯,死在恒河岸边就能免费火化,把骨灰倾入恒河。如果离开了死在半道上,就会与恒河无缘。大家可以想一想,这么多蚂蚁一般等死的人露宿河边,每天有多少排泄物?因此整个河岸臭气冲天。 此刻,天未亮透,气温尚低,无数黑乎乎的人全都泡在河水里了,看得出有的人因寒冷而在颤抖。男人赤膊,只穿一条短裤,什么年龄都有,以老年为主,极胖或极瘦,很少中间状态。女人披纱,只有中老年,一头钻到水里,花白的头发与纱衣纱巾纠缠在一起,喝下两口水又钻出来。没有一个人有笑容,也没见到有人在交谈,大家全都一声不吭地浸水、喝水。 有少数中年男女蹲在台阶上刷牙,没有人用牙刷,一半用手指,一半用树枝,刷完后把水咽下,再捧上几捧喝下,与其它国家的人刷牙时吐水的方向正好相反。 来了一个警察,拨弄了一下河岸上躺...(—— 引自第2页)

埃及不能问路。不是埃及人态度不好,而是太好。我们至少已经试过十几次了吧,每次都一样。你不管问谁,他总是立即站住,表情诚恳,开始讲话。他首先会说到你问的那个地方的所属区域,这你会觉得说在点子上,耐心听下去;但他语气一转就说到了那个区域的风土特征和城建规划,你就会开始不耐烦,等他拐回来;然而他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已经在介绍开罗的历史和最近一次总统选举,你决定逃离,但他的手已按在你的肩上,一再说埃及与中国是好兄弟……最后你以大动作强调事情的紧迫性,逼问那个地方究竟怎么走,他支吾几下终于表示,根本不知道。你举起手腕看表,整他整整讲掉了半个小时。(—— 引自第79页)

就在他祖父陵寝的门外空地上,有一方仅仅两平方米的沙土,围了一小圈白石,上支一个布篷,没有任何人看管。领路人说,这就是侯赛因国王的陵寝。 我呆住了,长时间地盯着领路人的眼睛,等待他说刚才是开玩笑。当确知不是玩笑后,又问是不是临时的,回答又是否定。于是,只得轻步向前。 沙土仅是沙土,一根草也没有,面积只是一人躺下的尺寸。代替警卫的,是几根细木条上拉着的一条细绳。最惊人的是没有墓碑和墓志铭。整个陵墓不着一字,如同不着一色,不设一阶,不筑一亭,不守一兵。 我想这件事不能用“艰苦朴素”来解释。侯赛因国王生前并不拒绝豪华,却让生命的终点归于素净和清真。我一直认为,如何处理自己的墓葬,体现一代雄主的最后智慧。侯赛因国王没有放弃种智慧,用一种清晰而幽默的方式,对自己的信仰作了个总结。(—— 引自章节:人生的最后智慧)

千年一叹 《中国牛的眼神》中国的难能可贵,更在于从勤劳耕作出发建立了一整套精神原则。先秦诸子的伟大贡献,在于从不同的角度合力完成了一系列与此有关的文化选择。例如,务实精神、循环模式、自然节律、中庸之道、胸怀宽容、集权思维、民本意识、乐天情趣、安土倾向等等,几乎都来自农耕文明,又都伸发出了恒久的普遍意义,成为保证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基本规则。这一切是农耕文明的必然产物吗?未必,我们一路看到,很多也是农耕文明的国度并没有这些精神成果。因此还是要深深佩服我们祖先的高明。 这中间,作为核心形态的儒家文化更值得研究。 不谋求玄深体系,不标榜清高出世,不排斥别种文化,只以一种自然的教化方式,普及实实在在的良好秩序和理性精神。既包含着社会政治原则,又渗透着伦理道德规范,平静而有力的起到了安抚人心、稳定社会、维护文明的作用。 这是一种似浅实深、似散实精的文化遗产……研究西方哲学到一定高度总会转向东方,而研究东方,又总是先被印度哲学吸引,最后在中国哲学中归结。 …… 《面向自然》p498 孔子会说,我历来主张有节制的愉悦,与天和谐;墨子会说,我的主张比你更简单,反对任何无谓的耗费和无用的积累;荀子则说,人的自私会破坏世界的简单,因此一定要用严厉的惩罚把他扭转过来…… 微笑不语的是老子庄子,他们似乎早就预见一切,最后终于开口:把文明和自然一起放在面前,我们只选自然。世人都在熙熙攘攘的比赛什么?要讲文明知道,唯一的道就是自然。 ——这就是说,中国文化在最高层面上是一种做减法的文化,是一种向往简单和自然的文化。正是这个本质,使它节省了很多靡费,保存了生命。(—— 引自第495页)

卡通风格的橙色IP地址图标,带有网络符号

千年一叹.豆瓣网.2022-11-15

千年一叹 原文摘录.豆瓣.20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