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卫视全称为四川广播电视台卫星频道(英文名:SiChuan Satellite TV,频道呼号:SCTV-1),是四川广播电视台旗下的卫星频道。四川卫视的节目定位是以“故事”为基础,宣扬四川文化,
1960年5月1日,四川广播电视台的前身成都广播电视台正式开播,1994年10月1日,第一套节目上星播出,呼号“四川卫视”,同年12月31日,推出《综艺大世界》(第一期),为现场直播综合性的文艺专栏节目。2005年8月1日起,四川卫视开始改版,其开始以打造“讲故事的频道”为出发点,主要强化“故事特色”,改版后四川卫视设置六档虚拟故事(影视剧)及自办节目《天下故事会》,和新闻故事类《新闻连连看》。2008年5月12日5·12汶川地震后,四川卫视全天24小时不间断滚动直播《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特别节目。2011年,四川卫视以“中国爱”作为频道定位,邀请成龙、张国立等作为“中国爱”的形象代言人,2020年1月25日,四川卫视改版,频道口号为“四川卫视,享你所想”;2023年6月30日,国内首档虚实结合中英双播杂志类节目——《熊猫观察》Panda wandering正式在四川卫视和四川观察播出,《熊猫观察》Panda wandering将采用“英文女主播+AR熊猫主播”的中英双播制式。
四川卫视获“2023年度大屏用户喜爱的省级卫视”“2023年度省级卫视新媒体运营创新优胜奖”以及“2023年度大屏渠道运营优胜奖”。同时,《熊猫观察》获评“2023年度省域品牌传播赋能力”优秀节目。在社会责任方面,2008年,汶川地震后,四川卫视立即开始推出关于震情的字幕新闻,推出第一档汶川震情直播报道《汶川地震特别报道》。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四川卫视《四川新闻联播》《今日视点》《早安四川》等新闻节目陆续推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特别报道,以超过三分之二或整档的大版面及时播出四川地区及中国全国防控疫情权威消息。出品了反映四川省社会扶贫事业的四集纪录片《山花烂漫时》。
历史沿革
创立初期
1960年5月1日,四川广播电视台的前身成都广播电视台正式开播,10月1日,第一次使用转播车转播省市各界新中国成立十一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大会实况。1994年10月1日,四川电视台卫星频道(四川卫视)正式开播,该频道是中国最早上星的卫视之一,上星以来推出许多脍炙人口的节目。
多次改版
从2003年8月1日起,四川卫视开始采用中星5B东经115.5度转发器S5号进行数字信号传输,可以覆盖中国以及东南亚地区,可接受人口达7.32亿。2005年8月1日起,四川卫视开始改版,其开始以打造“讲故事的频道”为出发点,主要强化“故事特色”,清理一些与“故事”定位无关的栏目。改版后四川卫视设置六档虚拟故事(影视剧)及自办节目《天下故事会》,和新闻故事类《新闻连连看》,四川卫视的收视率在31个省会城市中,白天上涨155%,夜间上升了30%。
2005年9月18日起开始设置“七大故事会”,分别为以历史剧和证据为主的《经典故事会》、以言情剧和家庭剧为主的《情感故事会》、以武侠、神话为主的《超炫故事会》、以首轮剧和旧剧为主的《合家欢故事会》、以刑侦、悬疑为主的《英雄故事会》、以曲艺节目为主的《曲艺故事会》以及海外电视剧、海外电影,因为满足了不同年龄段的观影需求,四川卫视收视率一路上升。
2006年8月起,四川卫视每周一至周六依次推出了《真情人生》《司法档案》《一级设》《魅力发现》《新婚碰碰碰》《星随我动》等自办节目。2007年四川卫视六档故事会+六档自办精品栏目,使得四川卫视在中国省级卫视中排名第六,覆盖人口73206.6万人,较之2006年增长9637.5万人。。2007年在中国省级卫视的35城市组数据收视排名四川卫视位居第八,2007年CTR央视市场研究对中国卫星频道覆盖率普查结果显示,四川卫视进入第三。
2008年,四川卫视打造“抗震救灾第一媒体”,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四川广播电视台派出记者500余人,数千人次,实现两套直播节目,8个频道并机直播,全台累计播出抗震救灾新闻报道5237小时。四川卫视全天24小时不间断滚动直播《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特别节目,共播出节目270档,播出新闻6636条,其中消息5959条,口播新闻485条。同年,四川卫视推出了“四川卫视,天下故事”的口号,将“故事”品牌再度升级,全力打造中国“最会讲故事的频道”。四川卫视对节目编排进一步优化,周一至周四全新推出品牌节目《故事》,周五推出《婚姻碰碰碰》,周六、周日播出特别节目。同时推出了三十多部首轮上星剧,组织了中国全国全省“两会”“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奥运会火炬传递”等重大活动。
2009年,四川卫视以“爱心成就梦想”为口号,追寻赈灾中大爱无疆的情感源泉,聚焦四川灾后重建、千日奋战的恢弘历程,记录灾区群众坚强自立、重建家园的铮铮铁骨。陆续推出情系灾区的“我们一起过年”“我爱我的祖国”等一批主题性、公益类的节目。同年,四川卫视推出中国首个爱国主义益智类综艺节目《我爱我的祖国》。还推出了推出中国内地第一档竞猜类的娱乐节目《打破砂锅猜到底》。
定位中国爱
2011年,四川卫视以“中国爱”作为频道定位,邀请成龙、张国立等作为“中国爱”的形象代言人,推出了大型音乐类节目《中国爱大歌会》,起收视排名居省级卫视第二,省级卫视音乐类常规节目第一名;同时,四川卫视还以“国家之爱”、“民族之爱”为切入点,购买了《毒刺》《军统枪口下的女人》《烈火》等大量独播剧。2012年,除了强化“中国爱”定位的《中国爱大歌会》外,还推出了《公益中国》《慈善盛典》等大型活动类季播栏目。影视剧方面,以“独播天下”为口号,推出12部独播剧,题材类型也从“国家民族之爱”扩展到“家庭社会之爱”。
2013年,四川卫视引进kbs旗下王牌节目《两天一夜》,开播当晚栏目城市网收视率达0.58,市场份额为1.53,大大提升了四川卫视频道整体的网络传播影响力。2014年,四川卫视前后推出4部百万独播大剧《壮士出川》《敌后英雄》《黎明追剿》《俘虏兵》,收视率均在0.7以上,周末推出两档“中国爱”品牌自办栏目《让爱作主》《中国正能量》,同时四川卫视还联合韩国知名制作公司,推出户外明星真人秀《明星家族的2天1夜》。
2020年1月25日,四川卫视改版,频道口号为“四川卫视,享你所想”;7月14日,四川卫视高清频道上线直播卫星平台。
近年发展
2021年1月1日,《四川新闻》更名为《四川新闻联播》,节目背景音乐是2011年背景音乐重混。同年,四川卫视推出“向梦想更热爱”的全新口号和以“熊猫”为核心的全新视觉形象。2023年6月30日,四川卫视公布中国首个数字熊猫虚拟主播“贝贝”,宣布首档虚实结合中英双播杂志类节目——《熊猫观察》Panda wandering正式在四川卫视和四川观察播出,《熊猫观察》Panda wandering将采用“英文女主播+AR熊猫主播”的中英双播制式。2024年11月,四川卫视获得微博视界大会卫视融媒体创新“突破创新”奖。
内容现状
旗下节目
常播节目
季播节目
栏目特色
新闻资讯
四川卫视的新闻节目以《四川新闻联播》(首播、重播)《早安四川》《今日视点》三档新闻节目为重心,贯穿全天多个时段,为省内外观众提供最准确最及时的新闻资讯。
文化传播
四川拥有中国第二大藏语区,拥有深厚的藏语文化,基于此,四川卫视历时八年打造了《天籁之音——中国藏歌会》,其将小众的藏族音乐带向大众音乐市场,将传统藏族文化全方位呈现给观众,2012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发文专题点评了这档大型音乐类节目,文章说,中国藏歌会坚持自我特色,弘扬藏歌文化,点评更趋专业,融入感人元素,来自各地的选手演绎富有民族特色的藏歌精品,在寻找“天籁之音”的同时,达到传播藏歌艺术、歌唱民族友谊的目的。
作为四川地区的特色曲种,川剧有着300多年的历史,为繁荣发展川剧艺术,发掘优秀青年川剧人才,展现巴蜀文化独特魅力,2022年7月30日,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四川广播电视台承办的川剧文化创演推广节目《中国有川剧》正式在四川卫视播出。节目将川剧与电视综艺相结合,展现巴蜀文化神韵。
川菜作为中国闻名的美食,四川既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钦定的亚洲第一个“美食之都”,也是2021年中国乡村小镇最多的省份榜首。四川卫视将推出首档体验式户外美食漫谈综艺《美味几食友》。《美味几食友》聚焦“川味、川景、川人”,分享平凡人身上不平凡的人生故事,探索美食背后更为广阔的文化内涵与意蕴。
四川卫视的纪录片一直久负盛名,1995年以来,与海外影视机构签约输出了150多部(集)纪录片,其中包括《来自大熊猫故乡的报道》《苗乡的故事》《峨眉藏猕猴》《》等,发行到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韩国、日本等各大洲国家及地区。2023年,纪录片中心制作的六集考古纪录片《又见三星堆》荣获优秀系列长片类奖项;两集人文历史纪录片《》荣获优秀短片类奖项;王剑、衡洁撰稿的《又见三星堆》荣获优秀撰稿类奖项;四川卫视荣获优秀播出机构类奖项。
创新形式
四川卫视推出了国首档虚实结合中英双播杂志类节目《熊猫观察》,节目首期聚焦于三星堆遗址、西博会等热点话题,前十期节目在四川每期平均到达率0.863%、收视率0.552%,位列当地同时段地方卫视综合频道节目收视率首位。四川卫视还与蚂蚁集团合作《博物馆很忙》,共创数字化文博项目。新年演唱会类节目——《花开天下》采用全流程实时驱动技术,通过虚实转换的手段,近年来与各大平台虚拟偶像合作,为观众呈现独特的互动节目体验。
影视制作
2018年,四川卫视旗下《四川观察》携手腾讯新闻客户端,联合出品《汶川十年·瞬间》,纪念和缅怀在5·12汶川地震中那些感人的瞬间。
2021年8月2日,四川广播电视台出品的五集纪录片《前进吧!少年》,在四川卫视播出,该纪录片聚焦贫困山区的儿童生活。
新媒体
四川卫视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与各大新媒体平台合作,推出“四川观察”旗舰新媒体平台,账号在快手、新浪微博、bilibili等平台排名处于前列;四川卫视与百度集团营销擎舵合作打造了四川卫视专属主持人形象,创新展现形式。此外,四川卫视还会在四川卫视微信公众号、四川卫视官方微博、四川观察APP等发布相关信息。
组织和运营
直属机构
四川卫视隶属于四川广播电视集团,四川广播电视集团服务部系四川广播电视台直属事业单位,其始建于五十年代初,截至2022年12月,拥有9套广播频率,11套电视频道和IPTV。业务涵盖广播、电视、新媒体以及数字文创、音乐演艺等产业,内设七大中心、三大集群。
主要领导
主持人
办公地点
频道文化
台标寓意
四川卫视的台标于1994年9月1日正式启用,其图案是在中国四川国际电视节会旗主图案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它吸取了中国书法的传统表现形式,巧妙地把“四川”二字融进一道旋转的光环之中,有着明显的地区性和浓郁的民族特色,从左到右依次为电视红、绿、蓝三基色壁画组成动感强烈的色环,既适应中国观众对喜庆色彩的欣赏习惯,又寓意电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四川卫视的台标,“川”即为水,顾名思义四川的名称由来一定与水有关。沱江,岷江,乌江,与发源于陕西秦岭南坡的嘉陵江共同构成了“四川”。而四川广播电视台的标志是四川二字完美的结合体。古时的计账先生习惯将“四”字以一个“圈”的形式一气呵成,而台标“四”字的右边两划与“四”字共同构成了“川”字,整个标志合起来就是汉字“四川”。
频道定位
2005年,四川卫视频道定位为“中国故事特色社会频道”;2011年,频道定位更改为“中国爱”。
社会责任
抗震救灾
2008年,汶川地震后,四川卫视立即开始推出关于震情的字幕新闻,推出第一档汶川震情直播报道《汶川地震特别报道》。随着救灾工作的逐步深入,四川卫视又推出了《抗震救灾特别报道》,为人们提供灾情最新进展。而后为了纪念在抗震救灾中的感人事迹,在2009年和2010年,四川卫视先后举办两场名为“512中国爱”的纪念晚会。
扶贫项目
2021年四川卫视播出五集系列人物纪录片《前进吧!少年》,聚焦四川脱贫的重点—乡村少年,2022年2月,经四川省委宣传部选题、省乡村振兴局指导,由四川西部扶贫资源开发中心、四川红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四川大卫轩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反映四川省社会扶贫事业的四集纪录片《山花烂漫时》在四川卫视播出,该纪录片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为主题,聚焦四川脱贫攻坚主战场,以平民化视觉客观讲述社会扶贫中的感人故事,从不同侧面真实展现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的生动实践。
抗击疫情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四川卫视《四川新闻》《今日视点》《早安四川》等新闻节目陆续推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特别报道,以超过三分之二或整档的大版面及时播出四川及中国全国防控疫情权威消息。推出《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万众一心共同战“疫”》等抗疫专栏,陆续重点报道了“四川首位治疗康复的新型肺炎患者出院”、“党旗飘扬在战“疫”一线”、“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西南第一个快检试剂盒即将问世”、“川企战“疫”,驰援火神山雷神山”等重要内容。
争议事件
四川卫视侮辱黄家驹事件,亦称之为家驹门。2009年9月25日,四川卫视播出节目《天下笑友会》,其中谁是下一个小沈阳环节中,两位嘉宾主持大兵及棒棒糖,一唱一和的侮辱黄家驹为家狗、家猪(猪的大陆发音跟驹相似),该事件很快导致网民大规模声讨,相关视频点击量更是破万,网友谴责“以媚俗为代表大众传媒,用最低级庸俗的笑声淹没了一切”。事后节目组紧急起草情况说明并致歉,但就该事件当事人大兵表示“此事仅为玩笑,无需道歉”。
影响和评价
影响
在第十一届“中国传媒大会”主题论坛之后举行的“金长城传媒奖”颁奖盛典上,四川卫视因“注重跨屏传播,利用新媒体的特殊传播优势,展开二次传播和多次传播,并利用网络互动传播特点,与观众展开对话,从收看节目,到参与节目,甚至到回馈节目的制作”等卓越表现获得了“2015中国十大影响力卫视频道”奖项。
2023年,四川卫视“花开天下·国韵新年演唱会”,以四川卫视×三星堆博物馆两大IP联动,中国网,环球网,新浪等30家媒体渠道全网宣发,融合传播影响力居当日黄金档电视节目第一。央媒点赞:“创新呈现三星堆文化”。
《熊猫观察》节目充分利用“大熊猫故乡”的特色符号,以数字大熊猫的视角,带领国内外观众体验四川美食、美景和美好生活场景,分享三星堆文化、三国文化、三苏文化、藏羌彝民族文化等特色名片。节目收视粘性不断上升,第十期节目中国范围忠实度55.631%,较首期提升18.6%。
社会评价
2005年,四川卫视转换用人机制和内部运行机制,建立了以收视率和成本控制指标为核心的节目量化评价机制,从而搭建出一个更具传播价值的中国收视平台,使中国观众对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关注度明显增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带来了广告经营效益的高速增长。(《中国电视台管理创新报告》评)
“四川卫视继续围绕“出作品、出人才、出效益、树品牌”的总目标,发挥外宣平台作用,扎根本土,影响西南、辐射中国,主服务省内观众,辐射中国全国观众的战略布局,坚持以视频创意内容生产为核心,着力打造连接用户、受众、观众“三位一体”,跨业态、全媒体、融合传播新平台。”(潇湘晨报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