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是位于中国连云港市的基地,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铁路专用线3.8公里,一期由连云港港口集团和哈萨克斯坦国有铁路股份公司下属的哈铁快运物流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设,项目总投资超30亿元。
1995年,中哈两国签署《关于利用连云港装卸和运输哈过境货物的协定》,为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的出现奠定基础。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中呼吁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2014年5月19日,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项目一期启动;2015年8月31日,江苏省与哈国铁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持续推进二期粮食中转基地、三期“一园三区”项目的建设。2017年,中哈亚欧跨境运输活动成功开启,将连云港市—霍尔果斯市串联起的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打造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标杆和示范项目。2022年9月,该基地累计建成集装箱堆场22万平方米、1763个集装箱位。2024年5月,该基地到发中欧班列突破6000列,辐射国家和地区超过20个,成果显著。
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是“一带一路”倡议首个实体平台项目,对推动连云港东西双向开放格局,加快自由贸易港区对上争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该基地被评为江苏省改革开放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2023年,中哈物流“丝路同行” 青年突击队获得“全省交通运输行业青年建功标兵团队” 称号。
签约背景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最大的内陆国家,连云港市与日韩一水之隔,是哈萨克斯坦向东最便捷、最经济的国际贸易口岸,对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的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1995年2月20-24日,应李岚清副总理的邀请,哈萨克斯坦第一副总理伊辛加林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李鹏总理、李岚清副总理、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吴仪分别同伊辛加林副总理会见和会谈。双方签署了经贸合作会谈纪要和两国1995年贸易备忘录。9月11-13日,应江泽民主席的邀请,哈萨克斯坦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江泽民主席、李鹏总理分别同纳扎尔巴耶夫总统会谈和会见。双方签署了《关于利用连云港装卸和运输哈过境货物的协定》,进一步巩固了两国间的友好关系和发展两国间的运输联系。2005年,中哈两国的交通运输领域交流合作持续深化,贸易互惠共赢,交通互联互通,合作空间不断扩大。2012年12月霍尔果斯市铁路口岸站启用后,货物通过量逐渐增长,中哈交通运输项目的合作效果已经显现。2013年3月28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在京会见了来访的哈萨克斯坦国家铁路公司总裁马明一行,表示中方推动哈方与连云港港等中方企业开展多层次交流合作,推动两国政府、企业间合作进入新阶段;同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呼吁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内容涉及中哈关系和中国中亚政策等。
发展历程
2013年,在中哈两国元首见证下,连云港市政府与哈萨克斯坦国有铁路有限公司签署了中哈国际物流合作项目协议,此项目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首个实体平台。12月,港口集团与哈铁股份公司确定在连云港港庙岭山位置建设约22万平方米集装箱物流场站,并引入两条铁路专用线。
2014年1月9日连云港港口集团与哈铁快运股份公司签署“中哈合作连云港物流堆场项目”合资协议,标志着中哈连云港过境运输及物流中转基地合作项目正式启动。2月26日下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强在北京会见了哈萨克斯坦国有铁路公司总裁马明、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叶尔梅克巴耶夫,就推进中哈合作共建深入交流并达成共识,双方共同出席了连云港市港口集团与哈国铁关于中哈连云港AAE成立签约仪式。5月19日,习近平主席与哈萨克斯坦时任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在上海共同出席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项目一期工程远程投产仪式,规划建设集装箱堆场20万平方米、1763个集装箱位,拆装箱库2.3万平方米;堆场铁路专用线3.8公里,日均装卸能力10.2列,年最大装卸能力41万标箱。
2015年8月31日,江苏省与哈国铁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持续推进哈(连云港市)物流合作项目二期(粮食中转基地)和三期项目“一园三区”建设,积极推进在“霍尔果斯市—东门”经济特区的合作,推动产业投资和产能合作,同时扩大教育文化等人文领域合作。二期建设粮食泊位和筒仓,为哈国小麦等农产品出口提供港口装卸、仓储等配套服务。三期建设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国际物流合作基地,强化在铁路运输、物流仓储、国际贸易、出口加工等方面共建共用合作,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
2022年9月,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累计建成集装箱堆场22万平方米、1763个集装箱位。2024年5月,该基地到发中欧班列突破6000列,辐射国家和地区超过20个,运输货物涉及吃穿用行、家电、医药、建材等10多个大类、400多个品种,中亚铁合金、钾肥、棉纱等专列运量全国领先。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中秋节假期,中哈物流公司生产操作部的工人们坚守岗位,实行24小时三班倒工作制,全力保障“双节”期间基地的物流安全畅通。
方位布局
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一期位于连云港港口庙岭作业区后方,毗邻陇海铁路和集装箱码头、散粮泊位,距离南侧集装箱码头前沿不到600米,周边多条疏港道路相连,地理位置优越、集疏运条件便利,是港口拓展多式联运服务的重要节点。
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二期紧邻一期项目北侧,三期整合22平方公里的金港湾物流园区资源。
合作成果
截至2024年6月26日,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成为中亚五国过境运输、仓储物流、往来贸易的国际经济平台,有力促进中国同中亚国家的互联互通。经过10年发展,哈国过境中国进口的日用消费品,出口的矿产品、粮食等优势贸易商品80%以上通过连云港市口岸集散分拨,对中亚、欧洲等“一带一路”合作伙伴起到了风向标式的带动作用。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已实现智能化调度、可视化生产、无人化作业、船站车直通,相比于传统的海运,中欧班列运输时间可以缩短一半,客户资金回笼效率提高40%。
运营情况
2024年1月,据南京海关统计,作为“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首个落地的实体平台项目,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累计开行中欧班列达5700余列,完成运量突破50万标箱,源自中亚地区的铁合金、钾肥、棉纱等专列过境运量中国领先。
2014年至2024年6月,中哈(连云港市)物流合作基地已累计开行中欧(亚)班列超6100列,完成运量53.2万标箱,其过境运输总量在全国领先,班列线路覆盖了104个国际货运站点。
2024年8月,据南京海关统计,2024年以来,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首个落地的国际经贸合作实体项目,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中欧(亚)班列累计开行运量超5万标箱,同比增长18.3%。
2025年8月29日,在位于江苏连云港市的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满载50个集装箱的光伏专列发车,这是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开行的首列光伏专列。
所获荣誉
*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12月6日
价值意义
中哈(连云港市)物流合作基地凸显了连云港在国家建设“一带一路”倡议部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推动连云港东西双向开放,加快自由贸易港申报争取工作,促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为江苏省和沿海区域发展国际物流经济、加快开发开放步伐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相关事件
为进一步支持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和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发展,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定下目标,到2025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力争突破1000列,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物流量突破8000万吨、物流营业收入突破80亿元,形成联动日韩、拓展欧亚、辐射全球的全方位深层次立体式的国际开放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