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坚韧船队(Global Sumud Flotilla)是支援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救援船队,由52艘船组成,成员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旨在打破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海上封锁并运送援助物资。
全球坚韧船队原计划2025年8月31日从西班牙巴塞罗那港口起航,但因恶劣天气返港,9月1日再次起航,后于9月7日到达突尼斯省。9月8日,全球坚韧船队中的一艘船只在位于突尼斯市的停泊处起火,未造成人员伤亡。有组织者指认该船遭到以色列无人机袭击,但突尼斯内政部对此表示否认。9月16日,南非、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16个国家的外长发表联合声明,呼吁保障全球坚韧船队的安全。9月24日,“全球坚韧船队”再遭无人机袭击和通信干扰。同月,意大利、西班牙和土耳其分别派遣海军舰船前往“全球坚韧船队”所处水域护航。9月30日,意大利表示会停止为“全球坚韧船队”护航。当地时间10月3日,全球坚韧船队”最后一艘船只“马里内特”号已被以色列海军拦截。当地时间10月4日下午,以色列外交部发布消息称,137名“全球坚韧船队”的活动人士被遣返回土耳其。
成立背景
2023年10月,巴以冲突爆发后,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和封锁导致巴方重大人员伤亡并酿成严重人道主义灾难,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谴责。2025年8月22日,依据联合国有关机构发布的报告,加沙地带超过50万人陷入饥荒。这是中东地区首次被正式确认发生饥荒。
截至2025年9月,加沙地带已有超过6.5万人丧生,数十万人流离失所,至少有440名巴勒斯坦人死于营养不良。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福尔克尔·蒂尔克的发言人呼吁以色列“解除对加沙的封锁,允许通过一切可能的方式输送救援物资”。以色列方面则宣称其遵守国际法,会在不影响军事行动的前提下为国际援助提供便利。
发展历程
2025年8月31日,全球坚韧船队计划从西班牙巴塞罗那港口起航,但因恶劣天气返港。9月1日,全球坚韧船队从西班牙巴塞罗那港口再次起航,于9月7日到达突尼斯省。9月8日,全球坚韧船队中的一艘船只在位于突尼斯市的停泊处起火,未造成人员伤亡和严重的财产损失。有组织者指认,这是以色列无人机投掷爆炸或燃烧装置所致。而突尼斯内政部否认发生无人机袭击事件。9月11日,大批突尼斯民众来到首都突尼斯市西迪布赛义德港口欢送前往加沙地带进行人道主义救援的“全球坚韧船队”离开突尼斯市。
2025年9月16日,南非、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16个国家的外长发表联合声明,呼吁保障全球坚韧船队的安全。9月23日,船队遭遇以色列无人机攻击和通信干扰,部分船只受损,无人员受伤。此前,以色列警告称不会让船队抵达加沙。截至24日,全球坚韧船队大部分船只位于克里特岛附近水域。对此,西班牙首相佩德罗·桑切斯24日表示,西班牙已派遣一艘船,以便在“全球坚韧船队”需要时提供援助。另有一艘公海巡逻艇定于25日从西班牙东南港口城市卡塔赫纳出发,加入“全球坚韧船队”。25日,意大利国防部表示,意大利海军“阿尔卑斯”号护卫舰将为“全球坚韧船队”提供援助,但不承担护航任务。9月27日,来自“自由舰队”联盟和“一千马德琳到加沙”倡议的10艘援助船载着数十人以及一批援助物资,从意大利西西里岛出发,驶向加沙地带。这10艘船计划加入同样致力于向加沙运送援助物资的“全球坚韧船队”。9月29日,雷杰普·埃尔多安下令,土耳其海军派出两艘护卫舰加入护航。9月30日,意大利表示,会停止为向加沙运送援助物资的“全球坚韧”船队护航。意大利国防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一旦船队进入距离加沙海岸线278公里以内,随行的意大利护卫舰会停止航行。意大利曾敦促船队将援助物资停泊在塞浦路斯港口,避免与以色列军队发生冲突。船队代表一再拒绝这一提议。
2025年10月1日晚,以海军在地中海拦截并登上多艘试图突破以色列对加沙地带海上封锁的船只,对方正是向加沙地带运送人道主义物资的“全球坚韧船队”。10月2日,以色列外交部表示,“格蕾塔·通贝里”格蕾塔·通贝里及同伴已被以军扣押,被转移到以色列港口,乘员均健康安全。以色列外交部还称,被拦截的“全球坚韧船队”人员在乘坐船只“安全平安”地驶向以色列,他们会在那里开始遣返欧洲的程序。该声明称,所有乘客均安全,且健康状况良好。当地时间10月3日上午,试图突破以色列对加沙地带海上封锁的“全球坚韧船队”最后一艘船只“马里内特”号已被以色列海军拦截。当地时间10月4日下午,以色列外交部发布消息称,137名“全球坚韧船队”的活动人士被遣返回土耳其。这批被遣返者分别来自美国、意大利、英国、约旦、科威特、利比亚、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马来西亚、巴林、摩洛哥、瑞士、突尼斯和土耳其。其中格蕾塔仍被拘留,据一名探访过她的瑞典外交官员透露,格蕾塔被关在一个长满臭虫的牢房里,出现脱水现象,水和食物摄入量都不足,身上长皮疹。同日,一架土耳其航空公司的飞机抵达以色列,从位于以色列南部的拉蒙机场将“全球坚韧船队”的船队人员接回至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这是近两年来,土耳其航空公司的飞机首次降落在以色列。10月5日,以色列外交部官方账号发文回应“格蕾塔被曝以军遭虐待”,称这些指控“纯属虚构”。次日,以色列外交部发表声明称,包括瑞典活动人士“格蕾塔·通贝里”格蕾塔·通贝里在内的另一批“全球坚韧船队”人员当天已被以色列驱逐至希腊和斯洛伐克。
组织成员
全球坚韧船队旨在打破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海上封锁并运送援助物资,由约20艘船组成,后增至52艘船,成员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瑞典“环保少女”格蕾塔·通贝里,她称此次行动是“万不得已之举”,旨在表明“人类的良知尚存”。
相关事件
世界多地爆发抗议以色列拦截活动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日晚,巴塞罗那、布鲁塞尔、马德里、柏林、巴黎、安卡拉、伊斯坦布尔市等多地,爆发抗议以色列拦截“全球坚韧船队”的游行示威。意大利首都罗马上千名示威者高喊支持巴勒斯坦、反对以色列政府的口号,从火车站前往总理府时被警方拦截。米兰上千人在斯卡拉广场集会,那不勒斯约300名抗议者进入中央火车站,阻断列车通行数分钟。此外,都灵、热那亚等地也有规模不等的示威。10月4日,数以万计的人在罗马、巴塞罗那和马德里举行游行,要求结束加沙战争。此次抗议活动的背景是以色列此前拦截了向巴勒斯坦运送援助物资的国际船队。
多国政府发表抗议
2025年10月1日,以色列海军拦截并登上了“全球坚韧船队”。同日,土耳其外交部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军队在国际水域袭击“全球坚韧行动”援助船队的行为。其还表示,已启动外交与法律程序,推动被扣押的土耳其及他国公民获释并追究责任方法律责任。委内瑞拉外交部长伊万·希尔发表声明称,“封锁人道主义援助是蓄意发动战争的手段,是通过其他方式延续种族灭绝的行为,企图通过饥饿消灭人口,以补充其无差别轰炸行动。”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通过社交媒体宣布,要求以色列驻哥伦比亚的全部外交人员立即离境,并宣布立即终止哥以两国自由贸易协定,以回应以色列在国际水域拦截“全球坚韧船队”时扣押两名哥伦比亚公民。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拦截进行国际救援的“全球坚韧船队”并扣押船上人员,称拦截行为是海盗行径和恐怖主义罪行。10月2日,以色列表示,“全球坚韧船队”的活动已结束,“没有船只突破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海上封锁”。在以色列海军拦截“全球坚韧船队”中的大部分船只,并扣押了船队搭载的数百名活动人士后,英、法、意、土等国先后对此发声。当地时间10月2日,比利时外交部召见以色列驻比利时大使,就以军拦截加沙援助船队一事进行调查。西班牙外交大臣何塞·曼努埃尔·阿尔瓦雷斯召见以色列临时代办,他说有65名西班牙人与船队同行。南非总统马塔梅拉·西里尔·拉马福萨批评以色列之举“违反国际法”。当地时间10月4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以色列对“全球坚韧船队”的袭击,称其行为是旨在制造加沙饥荒的“恐怖主义行径”,并要求立即释放被扣押的活动人士。同日,雷杰普·埃尔多安宣布遭以军扣押的"全球坚韧船队"的所有人员会搭乘包机飞至土耳其。